缅北白家犯罪集团主案一审开庭
跨国电诈黑幕首次全景曝光
2025年6月25日上午9时,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第一法庭国徽高悬,法槌落下,备受瞩目的“缅北白家犯罪集团主案”一审正式开庭,白所成、白应苍、白应兰等17名核心成员被依次带上被告席,检方指控其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诈骗罪、故意杀人罪、洗钱罪、偷越国(边)境罪等15项罪名,涉案资金流水逾210亿元,受害群众遍布全国31个省市及东南亚多国,仅公安机关认定的被骗人员就达3.7万名,单笔最大损失1.2亿元。
庭审首日的焦点,是检方用长达90分钟的多媒体示证,首次向公众完整呈现了“白家集团”如何与缅北地方武装勾连,在勐拉、木姐等地设立“科技园区”作为幌子,实则构建跨境电诈“超级工厂”:
- 技术链——从国内高价招募“程序员”,开发伪装成券商、银行、短视频平台的2000余款虚假APP;
- 资金链——通过***、USDT“跑分”平台、虚假跨境电商和对公账户,4分钟内完成三级洗钱,日均“洗白”3000万元;
- 暴力链——设立“安保部”,配备制式枪支、电棍、水牢,对“业绩”低于5万元的“狗推”实施殴打、电击、***,致7名被害人死亡,38人至今下落不明;
- 保护伞——向缅北民团及个别国内“内鬼”按月缴纳“保护费”,换取武装护送、通信屏蔽和情报通风。
当公诉人宣读被害人陈述时,法庭一度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地的声音,山东临沂一位62岁的退休教师被骗光185万元积蓄后,在视频里哽咽:“他们冒充银保监会,说我账户被‘国际洗钱组织’盯上,要我安装‘资金清算软件’,我一步一步按他们说的做,最后连女儿给我治病的钱都没了……”屏幕外,旁听席有人悄悄抹泪。
面对指控,第一被告人白所成仅承认“开设赌场”“管理不严”,对电诈、杀人、洗钱三项重罪全盘否认,并辩称“园区是缅方招商引资项目,我只是租地收租”,但其长子白应苍的多份手写“业绩战报”被检方出示:2023年“双十一”当天,集团“盘口”共骗入1.8亿元,白应苍在便签上写下“破纪录,全员加鸡腿,月底业绩不到300万者,水牢三天”,白应兰则涉嫌指挥“女聊组”,专门在社交平台伪装成“白富美”,对单身男性实施“杀猪盘”,其聊天记录显示她亲自培训“话术十八式”,包括“如何在15天内让一个上海中产男性心甘情愿掏光股票账户”。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庭审首次适用202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刑事诉讼若干规定》:
– 允许被害人通过“云上法庭”远程出庭,同步作证;
– 对境外获取的电子数据,经公证、翻译、区块链存证后可直接作为定案依据;
– 对认罪认罚的从犯,可依法适用“阶梯式从宽”,但主犯若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原则上不予从宽。
法庭调查阶段,专案组民警出庭说明,白家集团为毁灭证据,曾在2023年12月凌晨将位于木姐“财富中心”的6台服务器沉入瑞丽江,被中方联合缅甸警方打捞上岸后,经数据恢复,发现境外聊天软件“Telegram”内销毁前的最后一条指令来自白所成:“全部格式化,留地不留人,回国过春节。”这条记录成为认定其主观故意的关键证据。
首日庭审持续到晚上8时30分,审判长宣布休庭,次日将继续进行举证质证,***表示,因案情重大、证据繁多,预计审理时间将持续10天,宣判结果将依法公开,根据刑法第266条、第294条,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诈骗罪等多项罪名成立,白所成最高可被***,并处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走出法庭,一位来自江苏的受害人家属对记者说:“我们不接受任何道歉,只要求法律把他们罚到倾家荡产、牢底坐穿,让缅北不再成为中国百姓的噩梦。”
夜色下的昆明,细雨淅沥,但***门口的警灯依旧闪烁,像一把高悬的利剑,提醒着那些仍躲在境外、心存侥幸的诈骗头目:国境线不是护身符,科技园区不是法外之地,回国过春节的幻想,终将破灭在正义的法庭之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环云手机汇 - 聚焦全球新机与行业动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