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水滴屏怎么彻底去除?方法步骤是什么?
OPPO水滴屏的构造与去除需求解析
OPPO水滴屏因其正面顶部中央的弧形水滴形开孔而得名,这一设计旨在提升屏占比,同时兼顾前置摄像头的安置,水滴屏通常由外层玻璃、中层显示面板和内部开孔组件构成,其中开孔部分通过特殊工艺处理,确保屏幕显示与摄像头模组的兼容性,用户提出“去除水滴屏”的需求,可能源于对全面屏形态的偏好、对开孔影响视觉体验的不满,或是出于个性化改装的目的,但需明确的是,水滴屏作为手机屏幕的固有结构,无法通过常规操作完全“去除”,而是需要通过软件优化、硬件改装或屏幕更换等方式进行调整。

软件优化:视觉层面的“隐形”处理
对于不愿进行硬件操作的用户,软件优化是缓解水滴屏影响的首选方案,通过系统设置或第三方应用,可以在视觉上弱化开孔的存在感,提升整体显示效果。
系统自带设置调整
OPPO ColorOS系统提供了多项与屏幕显示相关的设置,用户可通过以下步骤优化体验:

- 隐藏刘海区域:进入“设置-显示与亮度-全面屏显示”,选择“隐藏刘海”功能,系统会将顶部栏信息(如时间、信号)移至两侧黑边区域,减少对屏幕内容的遮挡。
- 调整屏幕缩放:在“显示与亮度-屏幕缩放”中,适当缩小显示比例可使内容避开开孔区域,尤其适用于视频播放和游戏场景。
- 智能显示:开启“智能显示”后,手机会在特定应用(如视频、浏览器)中自动隐藏顶部栏,进一步减少干扰。
第三方应用辅助
部分第三方应用能提供更灵活的屏幕适配方案:
- 全面屏助手类应用:如“全面屏大师”“手势导航大师”等,支持自定义手势操作和虚拟按键布局,减少对水滴屏区域的依赖。
- 壁纸与主题优化:选择深色系或渐变式壁纸,可利用色彩过渡弱化开孔边界;避免使用纯色或浅色背景,以免突显开孔存在感。
表1:软件优化方案对比
| 方案类型 | 优点 | 局限性 |
|---|---|---|
| 系统自带设置 | 无需额外安装,兼容性稳定 | 功能有限,无法完全消除开孔影响 |
| 第三方应用 | 自定义程度高,支持手势优化 | 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部分应用含广告 |
硬件改装:物理层面的屏幕形态调整
若用户追求彻底改变屏幕形态,硬件改装是唯一途径,但需注意此举可能影响手机保修、屏幕显示效果及安全性。

更换完整屏幕总成
通过专业维修点将原装水滴屏更换为非开孔屏幕(如传统全面屏或异形屏),可从物理上消除水滴屏结构,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 屏幕兼容性:需确保新屏幕与手机主板、排线完全兼容,否则可能出现触控失灵、显示异常等问题。
- 成本考量:原装屏幕更换费用较高(通常在1000-2000元),且第三方屏幕可能存在色彩偏差、亮度不足等缺陷。
屏幕开孔填充(极不推荐)
部分非专业维修点提供“填充开孔”服务,通过树脂或胶水材料填补水滴区域,再覆盖新玻璃,此方式风险极高:
- 显示残留:填充后屏幕可能出现亮斑、漏光或触控失灵。
- 结构强度下降:破坏屏幕原有密封性,导致手机进尘、进水风险增加。
风险提示与专业建议
无论是软件优化还是硬件改装,用户均需权衡利弊:
- 软件优化:安全且便捷,但无法彻底解决水滴屏的物理存在,适合轻度不适用户。
- 硬件改装:需选择官方授权维修点或专业第三方机构,避免因非专业操作导致手机损坏。
理性看待水滴屏设计
水滴屏作为手机屏幕形态演进中的过渡设计,其核心目的是在技术与美学间取得平衡,对于用户而言,若对开孔敏感,可优先通过软件优化提升体验;若追求极致全面屏效果,建议在充分了解风险后选择硬件改装,或在新购手机时直接选择无开孔机型(如升降摄像头设计或屏下摄像头机型),是否“去除”水滴屏,应基于个人需求与对手机功能的综合考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环云手机汇 - 聚焦全球新机与行业动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5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