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7p怎么手动调光圈?拍照光圈大小怎么设置?

苹果7p光圈怎么调
在智能手机摄影日益普及的今天,苹果7 Plus(iPhone 7 Plus)凭借其双摄系统和出色的成像能力,成为许多用户心中的经典机型,光圈控制作为影响照片景深、虚化效果和进光量的核心参数,一直是摄影爱好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详细解析iPhone 7 Plus的光圈机制、调节方法及实用技巧,帮助用户充分利用这一功能拍出更具专业感的照片。
iPhone 7 Plus的光圈机制:固定光圈与软件模拟
与传统相机不同,iPhone 7 Plus的双摄系统采用了“固定光圈+软件算法”的方案,其广角和长焦镜头均拥有固定的物理光圈值(广角镜头为f/1.8,长焦镜头为f/2.8),无法通过机械结构手动调节光圈大小,但苹果通过软件算法模拟了光圈变化的效果,用户可以通过切换镜头、调整拍摄距离或使用“人像模式”间接控制景深和虚化强度。

调节光圈的实用方法
虽然无法直接调整物理光圈,但通过以下操作,可实现类似光圈调节的效果:
切换镜头:广角与长焦的“光圈差异”
iPhone 7 Plus的双摄系统中,广角镜头(f/1.8)进光量更大,适合暗光环境拍摄;长焦镜头(f/2.8)视角更窄,能带来更强的空间压缩感,在拍摄时,通过屏幕右侧的“1x”/“2x”按钮切换镜头,相当于间接利用了不同光圈的特性:
- 广角模式(1x):适合拍摄风光、合影等需要大景深的场景,画面清晰范围更广;
- 长焦模式(2x):更适合拍摄人像、特写等需要背景虚化的场景,虽然物理光圈较小,但通过焦距优势也能实现主体突出。
使用“人像模式”:模拟大光圈虚化效果
“人像模式”是iPhone 7 Plus模拟大光圈虚化的核心功能,通过算法分离主体与背景,生成类似单反相机的光学虚化效果,调节方法如下:

- 开启步骤:打开相机应用,滑动至“人像模式”,将主体置于取景框内;
- 调整虚化强度:拍摄后可在“编辑”界面中通过“光圈”滑块(f/1.4-f/8.0)调节虚化程度,数值越小,虚化越强,背景越模糊;
- 注意事项:人像模式依赖双摄景深信息,拍摄时需确保主体与背景有一定距离(建议1米以上),且避免高速移动或复杂纹理背景,以免算法识别失误。
调整拍摄距离:控制景深范围
即使不使用“人像模式”,通过改变拍摄距离也能影响景深效果,拍摄时离主体越近,背景虚化越明显;离主体越远,画面清晰范围越大,拍摄花卉时将手机贴近花朵,即使默认模式也能获得自然的背景虚化效果。
不同场景下的光圈调节技巧
弱光环境:优先使用广角镜头+大光圈模拟
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场景下,广角镜头(f/1.8)的优势明显,建议:
- 切换至1x广角模式,开启“夜景模式”(iOS 11及以上支持);
- 避免使用数码变焦(会降低画质),尽量靠近主体;
- 手持拍摄时开启“防抖”功能,或借助三脚架稳定手机。
人像拍摄:长焦镜头+人像模式强化虚化
拍摄人像时,长焦镜头(2x)配合“人像模式”能实现更自然的虚化效果:
- 选择“人像模式”,调整光圈至f/2.0-f/2.8,保留部分背景细节,避免过度失真;
- 引导主体远离背景(如墙壁、树木),增强空间层次感;
- 利用“舞台光”等滤镜(iOS 11及以上),进一步突出主体光影。
风光摄影:小光圈模拟+全景拼接
拍摄风光时,需要大景深确保画面清晰,虽然iPhone 7 Plus无法直接缩小光圈,但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 使用广角模式(1x),对焦至中远景(如山脉、建筑),利用算法提升整体清晰度;
- 开启“全景模式”,多角度拍摄后拼接成大画幅照片,弥补小光圈的不足;
- 避免在强光下过曝,可开启“HDR模式”平衡高光与阴影细节。
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为什么“人像模式”无法使用?
- 原因:主体距离过近、背景缺乏层次、光线过暗或算法识别失败;
- 解决:确保主体与背景距离1米以上,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避免拍摄纯色或复杂纹理背景。
虚化效果不自然怎么办?
- 技巧:拍摄后可在“编辑”中手动调整光圈数值,或使用“自然光”滤镜减少算法痕迹;
- 替代方案:使用第三方修图软件(如Snapseed、Lightroom)精细调整背景虚化。
如何避免虚化过度导致主体模糊?
- 建议:对焦时点击屏幕锁定主体,保持手机稳定;拍摄时避免主体与背景处于同一平面,增强空间对比。
软件模拟下的光圈创意
iPhone 7 Plus虽无物理光圈调节功能,但通过双摄切换、人像模式算法和拍摄技巧,仍能实现多样化的光圈效果,用户需根据场景灵活选择模式,结合光线、距离和后期调整,才能充分发挥这一经典机型的摄影潜力,无论是记录日常还是创作艺术,理解光圈的逻辑,才能让每一张照片更具表现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环云手机汇 - 聚焦全球新机与行业动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5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