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3自动抠图功能怎么用?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小米13实现自动抠图功能主要依赖于其内置的AI能力以及与小米妙享等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这一功能在系统应用、第三方软件适配以及特定场景下均有体现,具体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如下:
系统级AI抠图能力的实现
小米13搭载的MIUI系统基于Android深度开发,内置了小米自研的AI引擎,其中包含了图像分割和背景处理技术,在系统层面,自动抠图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
相册智能编辑功能
当用户在相册中选中包含人物或物体的照片时,系统会自动调用AI模型进行图像识别,该模型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能够精准区分前景主体(如人物、动物、商品等)与背景,识别完成后,相册界面会自动弹出“抠图”或“背景虚化”选项,用户点击即可完成抠图操作,抠图后的主体会以PNG格式透明背景保存,同时支持更换自定义背景或系统预设的渐变色、场景图,这一功能的响应速度取决于照片的复杂程度,对于主体与背景对比度高的图片,处理时间通常在1-2秒内。 -
截图与录屏后的智能处理
在进行截图或录屏操作时,小米13的AI引擎会实时分析画面内容,若截图包含可分离的主体(如对话框、图标、人物等),系统会在截图编辑界面提供“主体分离”功能,用户可单独提取主体并进行复制、分享或二次编辑,提取聊天中的表情包或PPT中的图表,无需手动裁剪,直接通过AI抠图实现快速提取。
第三方软件与生态协同
除了系统自带功能,小米13还通过开放API和生态合作,支持第三方应用调用AI抠图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
小米妙享跨屏协作
当小米13与小米平板、小米电视等设备联动时,妙享功能支持“跨屏抠图”,用户可在手机上通过相册抠图后,直接将透明背景的主体拖拽至平板的文档中,或投屏至电视作为动态背景,这一过程依赖小米的多屏协同协议,实现图像数据的高效传输与格式适配。 -
第三方应用适配
像微信、钉钉等办公软件,以及美图秀秀、醒图等修图工具,均针对小米13的AI能力进行了优化,以微信为例,当用户发送包含人物的照片时,聊天窗口会提示“一键抠图”,点击后可直接生成透明背景头像,无需切换应用,这种适配是通过调用小米的AI服务接口实现的,确保了跨应用的抠图体验一致性。
技术原理与性能优化
小米13的自动抠图技术背后是复杂的算法支持,主要包括:
- 语义分割模型:采用U-Net等深度学习架构,通过像素级分类区分主体与背景,准确率可达95%以上。
- 边缘优化算法:针对毛发、半透明物体等复杂边缘,结合高斯模糊和边缘检测技术,避免抠图后的“白边”或“锯齿”问题。
- 硬件加速:骁龙8 Gen2芯片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为AI计算提供算力支持,确保在处理4K分辨率图片时仍能保持流畅性能。
使用场景与局限性
适用场景:
- 人像摄影:快速提取人物证件照、头像。
- 电商与设计:商品图片背景替换、海报素材制作。
- 学习办公:课件图表提取、文档配图编辑。
局限性:
- 主体与背景颜色相近时(如白色物体在白色背景中),识别准确率可能下降。
- 动态场景下的抠图(如视频实时抠图)仅支持部分第三方应用,系统相册暂未开放此功能。
- 复杂构图(如多层重叠物体)可能需要手动调整边缘。
操作步骤示例(以相册抠图为例)
- 打开小米13相册,选择包含主体的照片。
- 点击“编辑”,系统自动识别主体并显示“抠图”按钮。
- 点击抠图后,可调整主体位置、缩放比例,或选择“更换背景”。
- 完成后点击“保存”,原图与抠图结果分别存储至相册不同文件夹。
相关问答FAQs
Q1:小米13的自动抠图功能是否支持所有格式的图片?
A:目前主要支持JPG、PNG等常见格式,但对于RAW格式的专业照片,需先转换为JPG格式再进行抠图,部分第三方应用可能支持更多格式,建议以实际应用提示为准。
Q2:如何提高小米13抠图的成功率和精准度?
A:建议选择主体与背景对比度高、光线均匀的照片;避免主体边缘过于复杂(如凌乱的头发、透明物体);若系统识别不准确,可在编辑界面手动调整边缘选区,或使用“重新识别”功能优化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由环云手机汇 - 聚焦全球新机与行业动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