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应用怎么给加指纹解锁?设置步骤详解
苹果设备凭借其出色的安全性能和便捷的操作体验,深受用户喜爱,Touch ID(指纹识别)和Face ID(面容识别)为用户数据提供了重要保障,许多用户希望为常用应用添加指纹解锁,以进一步提升隐私保护,本文将详细介绍苹果设备如何为应用添加指纹解锁的多种方法、适用场景及注意事项,帮助用户充分利用设备的安全功能。

系统级指纹解锁:限制APP使用权限
苹果系统本身并未直接提供“为单个应用添加指纹解锁”的开关,但通过“屏幕使用时间”功能,可以实现对特定应用的访问限制,间接实现指纹解锁效果,这种方法适用于家长控制或自我管理,阻止未经授权访问应用。
操作步骤:
- 打开“设置”应用,进入“屏幕使用时间”。
- 和隐私访问限制”,开启“访问限制”并设置或使用面容ID/触控ID进行验证。
- 选择“隐私与安全性”,找到“App”权限管理,可限制相机、通讯录等权限,但更直接的方法是限制应用安装或删除。
- 返回“屏幕使用时间”主界面,点击“内容和隐私访问限制”下方的“iTunes与App Store购买项目”,关闭“安装App”权限,防止卸载限制。
- 在“屏幕使用时间”中点击“隐私与安全性”,选择“允许App”,找到需要限制的应用,将其权限关闭。
局限性:
此方法本质上是系统权限限制,每次打开被限制的应用时,系统会要求输入锁屏密码(而非直接指纹验证),且操作较为复杂,更适合管理儿童使用设备,而非日常隐私保护。

应用内置指纹解锁功能:开发者主动支持
部分应用(如密码管理器、银行类APP、加密笔记等)已内置指纹解锁功能,用户只需在应用内开启即可,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依赖于开发者的功能设计。
常见支持指纹解锁的应用类型:
| 应用类型 | 代表功能 | 开启方式 |
|----------------|------------------------------|----------------------------------------|
| 密码管理器 | 快速登录、查看保存密码 | 设置→安全→启用生物识别验证 |
| 银行/金融类APP | 转账确认、账户查看 | 登录后设置→安全设置→开启指纹/面容识别 |
| 加密笔记 | 锁定私密笔记、日记 | 笔记列表→选择笔记→点击锁图标→选择解锁方式 |
| 文件管理器 | 加密特定文件夹或文件 | 应用设置→隐私与安全→启用生物识别 |
操作示例(以1Password为例):

- 打开1Password应用,点击右下角“设置”。
- 选择“安全”,找到“自动锁定”和“使用触控ID/面容ID”选项。
- 根据提示录入指纹或面容信息,之后打开应用时即可通过生物识别快速解锁。
通过快捷指令实现间接指纹验证
虽然系统不直接支持应用级指纹解锁,但用户可通过“快捷指令”功能创建自动化流程,在打开特定应用时触发指纹验证,此方法需要一定技术操作,适合喜欢折腾的用户。
操作步骤:
- 打开“快捷指令”应用,点击“自动化”选项卡,点击右上角“+”号创建新自动化。
- 选择“个人自动化”,点击“打开App”,选择需要添加指纹解锁的应用(如“备忘录”),点击“下一步”。
- 点击“添加操作”,搜索“显示提醒”,设置提醒内容(如“请验证身份”)。
- 点击下方“添加操作”,搜索“运行脚本”,选择“JavaScript for Automation”,输入简单脚本验证指纹(需一定编程基础)。
- 关闭“运行脚本”下方的“询问是否运行”,点击“完成”保存自动化。
局限性:
此方法存在延迟,且无法直接拦截应用打开流程,需配合提醒使用,实际体验不如原生指纹解锁流畅,适合技术爱好者尝试。
注意事项与最佳实践
- 设备兼容性:指纹解锁功能仅支持配备Touch ID(iPhone 5s及以上iPad、iPad mini 2及以上等)或Face ID(iPhone X及以上机型)的设备,老款设备无法使用。
- 系统版本要求:部分功能需升级至最新版iOS系统,建议在“设置”中检查系统更新。
- 指纹录入准确性:若指纹解锁失败,可重新录入指纹(设置→Touch ID与面容ID→添加指纹),确保手指覆盖传感器区域。
- 备用解锁方式:为防止指纹识别失效(如手指受伤),务必记住锁屏密码,否则可能无法访问设备或应用数据。
- 应用权限管理:定期检查应用权限(设置→隐私与安全性),避免过度授权导致隐私泄露。
苹果设备虽未提供系统级的应用指纹解锁开关,但通过“屏幕使用时间”限制、应用内置功能及快捷指令等多种方式,仍可实现类似效果,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优先选择支持生物识别的应用是最便捷的方案;对于需要更高安全性的场景,可结合密码管理器等工具加强保护,用户需根据自身设备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隐私安全与数据备份,确保使用体验与安全性的平衡。
版权声明:本文由环云手机汇 - 聚焦全球新机与行业动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5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