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雇人压价 砍价60万搞房东心态
“中介雇人压价、砍价60万搞房东心态”:一场精心设计的低价收割游戏
“再降60万我就当场签约!”当第三次有人用几乎相同的语气报出这个数字时,林女士终于意识到,这不是巧合,而是一场有组织的“围猎”。
林女士在上海浦东挂出一套市值约880万的电梯三房,挂牌当天就接到某知名中介门店的电话,对方承诺“高端客源、快速成交”,她没料到,接下来两周,看房人络绎不绝,却像商量好似的,一律把价格砍到820万以下,最狠的一位直接杀到760万,理由是“同小区刚成交一套才750万”,林女士开始动摇:难道市场真的一夜入冬?
直到邻居悄悄提醒:“你这套房是不是被‘ABC单’盯上了?”林女士一查,才发现所谓“同小区750万成交”是中介自己左手倒右手的虚假网签,目的就是制造恐慌,更离谱的是,那几位“诚意买家”里,有两人其实是中介花钱雇来的“砍价演员”——每天300元劳务费,任务就是扮成客户,用统一话术把房东心态压崩。
“他们甚至建了微信群,把房东的心理价位、每一次让步都实时共享,像研究K线图一样研究我。”林女士苦笑,当她拒绝再降后,中介突然集体沉默,电话骤减,仿佛房子一夜之间“失宠”,这时,最初的中介又现身:“姐,我有个客户愿意820万全款,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典型的“先打六棒再给颗枣”。
业内人士透露,这种“雇人压价”已成部分门店的灰色操作:先锁定急售或信息差大的房东,再用虚假成交、群演砍价、冷处理三连击,把价格打到心理底线以下,最后由中介或关联公司低价吃进,转身加价几十万到百万挂牌,赚取剪刀差,一套房60万的砍价空间,足够覆盖演员、红包、虚假网签等所有成本,还能剩下一辆宝马。
律师提醒,房东若遭遇疑似“ABC单”或恶意压价,可要求中介出示真实买家身份核验记录,并留存通话、微信证据;一旦发现虚假网签,可向住建部门举报,但更多时候,房东败给的并非法律漏洞,而是“我怕再跌”的人性弱点。
林女士最后选择撤牌、转投另一家中介,两周后以850万顺利成交,她总结:“不是市场冷,是有人想让你以为市场冷,稳住心态,才守得住钱包。”
版权声明:本文由环云手机汇 - 聚焦全球新机与行业动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