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一地集中采集男性居民血样
官方称用于刑侦数据库建设,居民关注隐私与用途边界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2日电(记者 白音)
6月10日至15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镇启动了一项特殊的集中行动:当地公安机关联合卫健、疾控等部门,对18至60周岁常住男性居民分批进行血样采集,消息一出,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内蒙古一地集中采集男性居民血样”的话题阅读量突破2.3亿。
官方通报:建立男性家族排查系统
甘旗卡镇派出所所长包永胜在11日下午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此次采集是自治区公安厅统一部署的“Y-STR男性家族排查系统”建设的一部分,Y-STR(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技术可通过父系遗传特征,为命案积案、拐卖儿童等重大案件提供比对线索。“血样只提取0.5毫升,现场封存直送公安厅DNA实验室,不用于任何商业或健康检测。”包永胜强调,数据库将实行“一人一档、加密管理”,查询权限仅限于部级、厅级刑侦部门。
现场直击:10分钟完成流程
12日上午,记者在甘旗卡镇第一小学体育馆采样点看到,居民凭身份证领取条形码后,依次完成信息核对、指尖采血、二次确认,整个过程约10分钟,现场设置了法律政策咨询台,律师志愿者向居民发放《生物样本采集知情同意书》,明确标注“拒绝权”条款,截至当日12时,已有1476名男性完成采样,占应采集人数的62%。
居民声音:理解破案需求,担忧信息外泄
“我哥2003年失踪,如果数据库能帮找到线索,我愿意配合。”43岁的居民吴巴特尔说,但也有年轻人提出疑虑:“万一数据泄露被保险公司或用人单位利用怎么办?”记者注意到,现场并未强制要求扫码登记,但不少居民仍主动询问数据保存年限,对此,通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大队大队长李慧回应,血样滤纸卡将在案件未破前长期保存,若30年内无涉案记录,将统一高温焚毁。
专家观点:合法性与透明度需同步提升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陈碧认为,Y-STR数据库在侦破跨地区系列案件上确有成效,但需警惕“功能蠕变”。“建议引入第三方审计,每年公开匿名化统计报告,说明数据调用次数、破案率等关键指标。”陈碧说,内蒙古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其其格则提醒,应同步完善《个人信息保***》配套细则,明确刑侦数据库的“最小够用”原则。
后续计划:全区推广前将评估社会效果
自治区公安厅透露,甘旗卡镇是全区首个试点,若评估通过,将在呼伦贝尔、赤峰等6地推广,评估指标不仅包括技术有效性,还将纳入居民满意度、投诉率等社会维度,当地12345热线已增设“DNA采集专项通道”,24小时受理咨询与投诉。
夜色降临,采样点的灯光依旧通明,工作人员将最后一箱血样装入恒温箱,贴上封条,这场关于安全与隐私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版权声明:本文由环云手机汇 - 聚焦全球新机与行业动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