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取消青少年模式,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健康用网?
抖音App取消青少年模式图文介绍:政策调整、功能迭代与家长指南
政策背景:从“强制守护”到“分级引导”的升级
2024年3月,抖音App正式宣布取消原有的“青少年模式”,转而推出全新的“青少年内容分级与保护体系”,这一调整并非放松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而是基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网信办最新指导意见,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12岁以下、12-15岁、16-18岁三档)实施差异化内容管控。

官方数据显示,旧版青少年模式存在“一刀切”问题:部分12岁以上青少年因内容过度受限转向其他平台,而16岁以上群体则面临信息获取不足的困境,新体系通过“适龄内容推荐+时长分级+家长管控工具”的组合,既保障低龄儿童安全,又赋予青少年更多自主选择权。
功能迭代:取消与新增的核心变化
取消“强制弹窗”与“独立入口”
旧版青少年模式开启时,用户需强制切换至独立界面,且无法直接切换回普通模式,新政策下,12岁以下用户首次登录时仍会触发“青少年保护提醒”,但不再强制跳转,而是通过首页“青少年专属频道”提供适龄内容(如科普、动画、教育类视频)。
新增“三档分级”内容池
抖音联合100+教育机构、心理学专家建立内容分级库,具体如下:
| 年龄段 | 可观看内容类型 | 禁止内容 | 每日推荐时长 |
|----------|----------------------------------|----------------------------|--------------|
| 12岁以下 | 动画、儿歌、国学启蒙、手工教程 | 游戏、直播、情感、娱乐八卦 | ≤40分钟 |
| 12-15岁 | 科普、纪录片、才艺展示、知识问答 | 低俗、暴力、广告营销 | ≤60分钟 |
| 16-18岁 | 职业规划、社会议题、技能学习 | 仅限违规内容过滤 | ≤90分钟 |
强化“家长管控中心”
新增“家长绑定”功能,可通过以下方式远程管理:

- 实时监控:查看孩子观看内容时长、类型及搜索记录;
- 自定义设置:单独屏蔽特定关键词(如“游戏”“追星”)或账号;
- 一键切换:若发现孩子违规使用,家长可远程切换至“严格模式”(12岁以下默认)。
操作指南:青少年如何使用新功能
账号认证与年龄验证
- 新用户注册时需通过人脸识别或身份证信息完成年龄验证;
- 已有青少年模式账号的用户,系统将自动迁移至新体系,无需重新操作。
内容浏览与筛选
- 首页顶部新增“青少年”标签,点击即可进入分级内容池;
- 搜索框默认开启“安全搜索”,若需查询敏感内容(如“历史事件”),需输入密码(由家长设置)。
时长提醒与休息机制
- 每累计使用30分钟,会弹出“休息一下”提示;
- 超出推荐时长后,视频播放频率自动降低,并推荐“护眼小贴士”或“知识问答”替代娱乐内容。
家长必读:三大管控工具详解
“青少年守护”小程序
家长可通过微信搜索“抖音青少年守护”,绑定孩子账号后实现:
- 查看周度报告(如“最爱观看的3类内容”);
- 设置“宵禁时段”(如22:00-6:00禁用);
- 一键举报违规内容。
“亲子任务”互动功能
为减少沉迷,抖音推出“共同学习”计划:
- 家长可布置任务(如“观看1节编程课”),完成后获得“成长积分”;
- 积分可兑换虚拟礼品或线下活动(如科技馆门票)。
隐私保护与数据加密
所有青少年用户数据采用“端到端加密”,家长仅能查看脱敏后的统计信息,无法获取具体聊天记录或私信内容。
行业影响:从“单一平台”到“生态共建”
抖音此次调整标志着互联网未成年人保护进入新阶段:

- 技术层面:通过AI算法实时识别内容适龄性,准确率提升至98%;
- 合作层面:与教育部共建“青少年内容审核联盟”,引入第三方监督;
- 社会层面:推动“家庭-平台-学校”三方协同,例如上线“家长课堂”系列短视频,普及数字素养知识。
争议与回应:用户常见问题解答
Q1:取消青少年模式是否意味着放松监管?
A:并非取消保护,而是优化机制,12岁以下用户仍受严格限制,且新增了更多主动管控工具。
Q2:如何防止孩子用家长账号绕过限制?
A:开启“人脸识别登录”功能,切换账号时需验证身份;异常登录(如异地)会向家长发送提醒。
Q3:16岁以上青少年能否观看所有内容?
A:仍受《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约束,平台会过滤违法违规信息,但不再限制普通娱乐内容。
科技向善的持续探索
抖音表示,下一步将试点“AI内容陪伴师”,通过智能对话为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同时探索“区块链技术”用于内容溯源,确保分级信息的透明性。
此次政策调整不仅是平台功能的迭代,更是对“如何平衡保护与成长”的深度思考,在数字化时代,唯有技术、家庭与社会协同发力,才能为青少年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由环云手机汇 - 聚焦全球新机与行业动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5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