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3万物追焦功能怎么开启?详细教程看这里!
小米13系列搭载的万物追焦功能是影像系统的一大亮点,它通过强大的AI算法和多传感器协同,能够精准锁定并持续追踪拍摄主体,无论是奔跑的宠物、快速移动的儿童,还是运动场景中的运动员,都能保持清晰对焦,这一功能极大提升了动态拍摄的成片率,尤其适合家庭用户、摄影爱好者及需要捕捉高速运动场景的用户,下面将详细介绍小米13万物追焦的开启方法、使用技巧、适用场景及注意事项,帮助用户充分发挥这一功能的优势。
万物追焦功能概述
万物追焦(Subject Tracking)是小米13基于MIUI系统开发的智能对焦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AI识别画面中的主体(如人物、动物、车辆等),并利用相位对焦、激光对焦等多重对焦方式实现实时追踪,相比传统自动对焦,万物追焦在主体移动、遮挡或光线变化时仍能保持稳定锁定,减少跑焦、失焦问题,该功能支持视频录制和照片拍摄,适用于后置主摄、超广角及长焦镜头,且在夜景、逆光等复杂环境下也有较好表现。
开启万物追焦的详细步骤
要使用万物追焦功能,需确保小米13系统版本为MIUI 14或更高(可在“设置→我的设备→MIUI版本”中检查更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进入相机界面
解锁手机,从桌面点击“相机”图标,或通过锁屏下滑、双击电源键等方式快速启动相机,建议使用默认的“拍照”或“视频”模式,万物追焦在这两种模式下均可启用。
找到并启用万物追焦
在相机取景界面,点击屏幕右上角的“设置”图标(齿轮状),进入相机设置菜单,向下滑动找到“AI增强”或“智能拍摄”选项,开启“万物追焦”开关(部分版本可能显示为“主体追踪”),启用后,返回取景界面,屏幕上会出现一个追焦提示框(通常为白色或黄色方框)。
选择追焦主体
- 手动选择主体:点击取景画面中的目标主体(如人物面部、宠物身体),系统会自动识别并锁定该主体,追焦框会跟随主体移动,若需切换主体,只需点击新的目标即可。
- 自动识别主体:在开启AI场景识别的情况下,相机会自动检测画面中的优先主体(如人物、动物),并默认进行追踪,此时无需手动点击,但建议手动确认以确保准确性。
开始拍摄
锁定主体后,即可进行拍照或录像,拍照时,按下快门按钮前系统会持续对焦;录像时,长按录像按钮或滑动切换至视频模式,追焦功能会全程生效,拍摄过程中,若主体暂时离开画面或被遮挡,追焦框会变为黄色提示“等待主体回归”,主体重新出现后自动恢复追踪。
使用技巧与优化建议
为提升万物追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参考以下技巧:
场景适配
- 运动场景:拍摄跑步、跳跃等高速运动时,建议使用“连拍模式”配合万物追焦,通过多张拍摄捕捉最佳瞬间,开启“运动模式”(在相机设置中)可提高快门速度,减少拖影。
- 低光环境:夜景或室内弱光下,追焦依赖传感器和算法辅助,建议手动点击主体以增强识别率,并避免画面中过多干扰物(如杂乱背景)。
- 多主体场景:若画面中有多个潜在主体(如多人聚会),优先点击距离最近或运动最明显的目标,避免系统误识别。
设置调整
- 对焦速度优化:在相机设置中,将“对焦模式”调整为“连续对焦”(AF-C),确保主体移动时对焦系统实时响应。
- 取景辅助:开启“网格线”(设置→参考线),帮助构图时将主体置于中心或交叉点,提升追焦框的识别效率。
- 视频帧率选择:录制视频时,若主体移动极快(如体育赛事),可切换至1080P 60fps或更高帧率,避免画面卡顿影响追焦流畅度。
硬件配合
小米13的徕卡影像系统为万物追焦提供了硬件支持,使用时注意:
- 镜头选择:主摄(23mm)追焦性能最强,长焦镜头(75mm)适合远距离主体追踪,超广角镜头(15mm)因视角较大,建议拍摄近距离大场景时使用。
- 防抖功能:开启“超级防抖”(视频模式设置中),可减少手持抖动对追焦的干扰,尤其适合边走边拍。
适用场景与案例演示
万物追焦功能在以下场景中表现尤为突出:
儿童与宠物拍摄
孩子或宠物活泼好动,传统对焦常因突然移动导致模糊,使用万物追焦后,点击儿童面部或宠物身体,即使其跑动、转身,画面也能保持清晰,在公园拍摄孩子追逐气球时,追焦框会始终锁定孩子,连拍模式下可捕捉到多个生动表情。
运动与赛事记录
篮球、足球等运动中,运动员移动速度快且轨迹不规则,开启万物追焦后,手动点击特定球员,相机能跟随其突破、投篮等动作,视频录制时无需频繁调整对焦,实测显示,在室内篮球场拍摄中,追焦成功率可达90%以上。
Vlog与动态视频
拍摄第一人称视角Vlog时,若需同时记录自身与移动主体(如骑行中的同伴),可将手机固定,点击同伴进行追焦,即使其前后移动,画面主体始终清晰,搭配“电影模式”还能实现背景虚化效果,突出主体。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 系统兼容性:万物追焦仅支持小米13/13 Pro/13 Ultra等机型,旧款机型(如小米12)可能无此功能或需通过更新获取。
- 极端环境限制:在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下,传感器可能受影响,追焦精度下降;主体与背景颜色相近时(如白色小狗在雪地),建议手动点击主体强化识别。
- 电量与发热:长时间使用追焦功能(如连续录像30分钟以上)会增加功耗,手机可能出现轻微发热,建议搭配散热背夹或间歇使用。
- 功能冲突:部分相机模式(如超级月亮、专业模式)不支持万物追焦,需切换至默认拍照/视频模式使用。
小米13的万物追焦功能通过软硬件结合,大幅降低了动态拍摄的难度,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拍出清晰、稳定的照片和视频,掌握正确的开启方法、场景适配技巧及设置优化后,无论是记录家庭生活还是创作专业影像,都能显著提升拍摄体验,建议用户多在不同场景下练习,熟悉追焦逻辑,充分发挥这一创新功能的潜力。
相关问答FAQs
Q1:小米13万物追焦功能在所有拍摄模式下都可用吗?
A1:不是,万物追焦主要支持“拍照”“视频”“电影模式”等常用模式,而在“专业模式”“超级月亮”“微距模式”等特殊模式下,由于对焦逻辑不同,该功能无法启用,使用时需切换至兼容模式,具体可在相机设置中查看模式说明。
Q2:万物追焦锁定主体后,若主体被短暂遮挡(如经过柱子后),还能继续追踪吗?
A2:可以,小米13的万物追焦具备“预测追踪”能力,当主体被遮挡时,系统会基于移动轨迹预判位置,追焦框变为黄色并提示“等待主体回归”,若遮挡时间不超过2-3秒且主体重新出现,追踪会自动恢复;若长时间未出现,则需手动重新选择主体。
版权声明:本文由环云手机汇 - 聚焦全球新机与行业动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