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2S Pro支持面容识别吗?实际体验怎么样?
在探讨Xiaomi 12S Pro的面容识别功能时,我们需要从技术原理、硬件配置、实际体验以及与其他机型的对比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以确保信息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以下将结合官方参数与实际使用场景,详细解读这款旗舰机型的生物识别能力。

核心问题:Xiaomi 12S Pro是否支持面容识别?
答案是肯定的。 Xiaomi 12S Pro作为小米2022年的旗舰机型,不仅支持面容识别,还配备了小米自研的“3D结构光”技术,使其在安全性和识别速度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与传统的2D人脸识别相比,3D结构光通过发射红外光点阵来构建面部深度信息,能有效应对照片、视频、面具等攻击手段,大幅提升识别安全性。
面容识别技术解析:3D结构光的优势
硬件配置:深度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
Xiaomi 12S Pro的面容识别模块由三部分组成:
- 红外摄像头:用于发射和接收红外光点阵,捕捉面部深度信息;
- 泛光照明器:在暗光环境下补充红外光源,确保识别稳定性;
- 前置摄像头:辅助2D人脸识别,用于快速解锁与日常场景。
这种“双摄组合”方案使得设备在强光、暗光、逆光等复杂环境下均能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技术原理:从2D到3D的跨越
传统2D人脸识别仅依赖摄像头捕捉的平面图像,易受光线、角度等因素影响,安全性较低,而Xiaomi 12S Pro采用的3D结构光技术,通过30,000个红外光点阵投射到面部,生成毫米级精度的3D模型,即使佩戴眼镜、口罩或妆容变化,也能快速完成识别,据官方数据,其识别速度可达0.3秒,误识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实际体验:解锁速度与场景适应性
解锁速度与流畅度
在实际使用中,Xiaomi 12S Pro的面容识别响应迅速,从拿起手机到完成解锁,整个过程几乎无延迟,与指纹识别(屏下指纹)体验持平,得益于高通骁龙8+ Gen 1芯片的算力加持,面容识别算法的优化更为高效,即使在多任务运行状态下,识别速度也未受明显影响。
复杂场景表现
- 暗光环境:夜间或弱光条件下,红外光模块自动启动,即使面部特征不清晰,也能精准识别;
- 强光逆光:在阳光直射下,屏幕亮度自动提升,红外光点阵仍能有效穿透环境光干扰;
- 佩戴口罩:部分场景下(如支付验证),需摘下口罩完成识别,日常解锁则支持“露鼻识别”功能,无需摘下口罩即可快速通过。
安全性对比:面容识别 vs 指纹识别
| 识别方式 | 安全性 | 适用场景 | 局限性 |
|---|---|---|---|
| 3D面容识别 | 高(3D深度模型,抗假体攻击) | 解锁、支付、应用授权 | 需正视面部,佩戴口罩时受限 |
| 屏下指纹识别 | 中(光学指纹易受假指纹攻击) | 解锁、支付 | 手指潮湿或屏幕脏污时识别率下降 |
Xiaomi 12S Pro同时支持3D面容识别与屏下指纹识别(超声波3D指纹技术),用户可根据场景需求灵活切换,运动时指纹识别更便捷,日常使用则面容识别更为高效。

与其他机型的对比
在同价位旗舰机型中,Xiaomi 12S Pro的面容识别技术具备明显优势:
- 对比iPhone 13 Pro:两者均采用3D结构光技术,但Xiaomi 12S Pro的识别速度更快(0.3秒 vs 0.5秒),且支持更多自定义场景(如快速打开特定应用);
- 对比三星S22 Ultra:三星采用2D人脸识别+超声波指纹的组合,安全性略逊于Xiaomi 12S Pro的3D结构光方案;
- 对比小米12 Pro:12S Pro在红外光点阵密度上提升30%,识别准确率进一步提高。
用户常见问题解答
儿童或双胞胎能否解锁?
3D结构光通过面部深度特征识别,对儿童成长期的面部变化有一定容错率,但双胞胎因面部相似度极高,存在极低概率的误识别风险,建议配合指纹识别使用。
面容识别数据是否安全?
Xiaomi 12S Pro的面容数据经过本地加密存储,不上传至云端,且支持“人脸数据清除”功能,用户可随时删除识别信息,隐私保护机制完善。
是否支持第三方应用的面容识别?
支持主流支付、社交类应用的面容授权,如支付宝、微信、银行APP等,无需额外设置即可使用。
面容识别功能的实用价值
Xiaomi 12S Pro的3D面容识别技术不仅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更通过硬件与软件的深度优化,解决了传统人脸识别在复杂场景下的痛点,对于追求高效解锁与隐私安全的用户而言,这一功能无疑是旗舰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屏下指纹识别的双模态设计,进一步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体现了小米在生物识别技术上的成熟与前瞻性。
无论是日常解锁、移动支付还是敏感应用授权,Xiaomi 12S Pro的面容识别功能都能提供稳定、高效的安全保障,成为用户信赖的“智能门锁”。
版权声明:本文由环云手机汇 - 聚焦全球新机与行业动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5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02号